15-5-2022


經文
太廿六36-46
36耶穌同門徒來到一個地方,名叫客西馬尼,就對他們說:「你們坐在這裡,等我到那邊去禱告。」37於是帶著彼得和西庇太的兩個兒子同去,就憂愁起來,極其難過,38便對他們說:「我心裡甚是憂傷,幾乎要死;你們在這裡等候,和我一同警醒。」39他就稍往前走,俯伏在地,禱告說:「我父啊,倘若可行,求你叫這杯離開我。然而,不要照我的意思,只要照你的意思。」40來到門徒那裡,見他們睡著了,就對彼得說:「怎麼樣?你們不能同我警醒片時嗎?41總要警醒禱告,免得入了迷惑。你們心靈固然願意,肉體卻軟弱了。」42第二次又去禱告說:「我父啊,這杯若不能離開我,必要我喝,就願你的意旨成全。」43又來,見他們睡著了,因為他們的眼睛困倦。44耶穌又離開他們去了。第三次禱告,說的話還是與先前一樣。45於是來到門徒那裡,對他們說:「現在你們仍然睡覺安歇吧(吧;或譯嗎?)!時候到了,人子被賣在罪人手裡了。46起來!我們走吧。看哪,賣我的人近了!」
背景
這段經文記述耶穌在被捕前夕,與門徒在客西馬尼園的情境。當耶穌為他即將被賣而心焦如焚之際,門徒卻睡著了,其中描述耶穌三次懇切的祈禱。
經文淺釋
「客西馬尼」(36節)—位於耶路撒冷城外,橄欖山旁的一個地方。
經文默想
- 耶穌為甚麼要與門徒到客西馬尼園?
- 耶穌祈禱時的心情是怎樣?他說過甚麼話?
- 門徒能否與耶穌一同儆醒祈禱?為甚麼?

痛苦 「如果你沒有痛苦的經驗,你很難嘗到快樂。」
喬治亙德

在儆醒與禱告的操練中,我們都要面對一場爭戰,就是聖靈與撒但的爭戰,靈與肉體的爭戰!這爭戰是那一方勝利,則在於我們決定體貼那一方面。按著肉體來說,禱告並不是它的渴望,因為禱告是屬於靈性的層面。人若只按肉體的需要來反應的話,自然不會看重禱告。然而,按著新生命裡的靈來說,卻是喜歡禱告,因為我們的靈已被潔淨,能體貼屬神的事。故此,當我們何時讓我們的靈與聖靈同工,控制自我,就能儆醒禱告,得勝撒但的迷惑。
主耶穌在這裡指出門徒的情況,「你們心裡固然願意,肉體卻軟弱了。」「心裡」原文是指靈,因此,我們明白為何很多時候我們渴想禱告,卻無法禱告,原因是我們體貼了肉體的軟弱而非靈裡的意願!請別忘記,這是一種爭戰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