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-11-2022

  

經文
創四十一46-57
46約瑟見埃及王法老的時候年三十歲。他從法老面前出去,遍行埃及全地。47七個豐年之內,地的出產極豐極盛(原文是一把一把的),48約瑟聚歛埃及地七個豐年一切的糧食,把糧食積存在各城裡;各城周圍田地的糧食都積存在本城裡。49約瑟積蓄五穀甚多,如同海邊的沙,無法計算,因為穀不可勝數。50荒年未到以前,安城的祭司波提非拉的女兒亞西納給約瑟生了兩個兒子。51約瑟給長子起名叫瑪拿西(就是使之忘了的意思),因為他說:「神使我忘了一切的困苦和我父的全家。」52他給次子起名叫以法蓮(就是使之昌盛的意思),因為他說:「神使我在受苦的地方昌盛。」53埃及地的七個豐年一完,54七個荒年就來了。正如約瑟所說的,各地都有饑荒;惟獨埃及全地有糧食。55及至埃及全地有了饑荒,眾民向法老哀求糧食,法老對他們說:「你們往約瑟那裡去,凡他所說的,你們都要做。」56當時饑荒遍滿天下,約瑟開了各處的倉,糴糧給埃及人;在埃及地饑荒甚大。57各地的人都往埃及去,到約瑟那裡糴糧,因為天下的饑荒甚大。

經文默想
從約瑟為兩名兒子所取的名字,可窺見他滿有怎麼樣的心態呢?

更變
「世界上最重大的事實是,當一個人決心有所改變,真正要想本著神為中心的方向去改變,一切情況都是可以隨之改變的。」
皮爾


  信徒對神的心,往往可從生活的大小事情中透視出來。從約瑟替兒子改的名字裡,就可看到他是如何把跨越苦痛、得勝環境的事情歸功於神。
  約瑟給長子起名瑪拿西,意思是「神使我忘了一切的困苦」。記憶常保存了人於往昔裡所受的傷痕,因此,要忘卻困苦,不記舊惡是極難的事情。除非人對記憶中的受苦事情有新而積極的詮釋,以致產生接納與寬恕,否則是難於跨越的。神就是啟迪約瑟對所遭遇令他受傷的事情,有了積極的看法,以致他能對被賣為奴、被誣陷獄中的事不記怨恨、忘卻苦困。約瑟給次子起名以法蓮,意思是「神使我在受苦的地方昌盛」。在埃及本為奴僕的他,竟能擢升成為宰相,確絕無僅有,約瑟堅決認定其所得到的成就與幸福,全都出於神的賞賜。
  經文中兩次強調「神使我」,這正表明約瑟對神主權的信任。或逆或順既在神的掌管裡,我們就無須埋怨苦難、憎恨他人或自我居功了。

當我在安全與亨通的境遇時,能不忘記神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