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-1-2023


經文
太十六21-28
21從此,耶穌才指示門徒,他必須上耶路撒冷去,受長老、祭司長、文士許多的苦,並且被殺,第三日復活。22彼得就拉著他,勸他說:「主啊,萬不可如此!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。」23耶穌轉過來,對彼得說:「撒但,退我後邊去吧!你是絆我腳的;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,只體貼人的意思。」24於是耶穌對門徒說:「若有人要跟從我,就當捨己,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。25因為,凡要救自己生命(生命:或譯靈魂;下同)的,必喪掉生命;凡為我喪掉生命的,必得著生命。26人若賺得全世界,賠上自己的生命,有甚麼益處呢?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?27人子要在他父的榮耀裡,同著眾使者降臨;那時侯,他要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。28我實在告訴你們,站在這裡的,有人在沒嘗死味以前必看見人子降臨在他的國裡。」
經文默想
彼得犯了甚麼錯誤,以致耶穌稱他為撒但?

生活
「『生命』不是由理性和分析來獲取的,而是由生活。在生活中,我們才懂得如何去生活。除非我們失敗過,我們不知如何去取勝。」
多瑪斯‧麥純

彼得對耶穌的忠誠,是無用懷疑的,但忠誠若不輔以真知,很容易變成血氣之勇。
在彼得的生命中,最重要的是耶穌,他愛耶穌,絕不願與主分離,所以他絕不能接受耶穌會被殺,他從來就聽不進基督受死復活的預言,只聽到被殺的預告,卻對復活的信息無心裝載,所以他帶著極大的惶恐要拒絕十架臨到基督身上,誰不知這就中了撒但的詭計。
魔鬼是不可輕視的,牠甚至可以利用彼得的忠誠,企圖攔阻神的救贖計劃。彼得的忠心,反成了他的絆腳石,這是生命中荒謬之處。
耶穌點出彼得的毛病,他的忠心還未完全。真正的忠心配合真知,明白到耶穌必要走上一條十字架的道路,雖然難於接受,但仍體貼神的意思;但彼得的忠心,受制於人的感情、理性、意志,所以當事情與人情常理相違時,他的忠心就不能突破,最終只是體貼人的意思。
忠心需要提昇,讓人的意思慢慢減退,神的心意逐漸佔優,到最後達到完全捨己,背起十架的境界。

在我現今面對的事情,神的意思和我的意思有沒有相違?我如何抉擇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