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7-1-2023


經文
徒十一1-10
1使徒和在猶太的眾弟兄聽說外邦人也領受了神的道。2及至彼得上了耶路撒冷,那些奉割禮的門徒和他爭辯說:3「你進入未受割禮之人的家和他們一同吃飯了。」4彼得就開口把這事挨次給他們講解說:5「我在約帕城裡禱告的時候,魂遊象外,看見異象,有一物降下,好像一塊大布,繫著四角,從天縋下,直來到我跟前。6我定睛觀看,見內中有地上四足的牲畜和野獸、昆蟲,並天上的飛鳥。7我且聽見有聲音向我說:『彼得,起來,宰了吃!』8我說:『主啊,這是不可的!凡俗而不潔淨的物從來沒有入過我的口。』9第二次,有聲音從天上說:『神所潔淨的,你不可當作俗物。』10這樣一連三次,就都收回天上去了。」
經文默想
彼得如何勝過傳統的捆綁:他所見的異象對他有甚麼影響?

勇敢
「勇敢有兩種:血氣之勇很少知道他要面對的危險;另外一種卻是高超得多的,冷靜的勇氣,知道要遭遇的危險卻不肯畏縮。」
巴克萊

人不可避免會帶有些偏見或成見,這些感覺印象若佔據了人心,就很難一下子清除。偏見或成見其實由成長過程、教育學習、社會規範、歷史遺傳……等支撐起來,在人的心裡牢牢的糾纏著,不是旁人輕易能夠解開的。
奉割禮的門徒心裡存著一個牢結,他們始終不能跨越律法的限制,雖然相信了耶穌,但也只是「死」守著律法,認為外邦人也應該接受割禮,遵守食物禁例,否則便屬不潔,所以他們不贊成彼得常與外邦人在一起,這樣會令他沾染不潔。奉割禮的門徒真是大條道理,在他們背後有「千載不變」的律法支持著,他們自小便是受律法的教育,要他們立時用信心來超越,除非是神的能力,否則人是難以辦到的。
彼得何嘗不是謹守律法的人?但神讓他看到異象,在異象中他明白到「神所潔淨的,你不可當作俗物」,於是體會到神的恩典同樣會臨到外邦人身上,也毋須介懷他們是否有受割禮。神就是這樣突破人的觀念屏障,使人看到一種人生新景象,而再重整自己的意識世界。

有甚麼觀念會攔阻我作一個有生命力的信徒?試加以反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