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-9-2023

  


經文

徒四32-37
32那許多信的人都是一心一意的,沒有一人說他的東西有一樣是自己的,都是大家公用。33使徒大有能力,見證主耶穌復活;眾人也都蒙大恩。34內中也沒有一個缺乏的;因為人人將田產房屋都賣了,把所賣的價銀拿來,35放在使徒腳前,照各人所需用的,分給各人。36有一個利未人,生在塞浦路斯,名叫約瑟,使徒稱他為巴拿巴(巴拿巴翻出來就是勸慰子)。37他有田地,也賣了,把價銀拿來,放在使徒腳前。


背景
初期教會受到不少逼迫,但門徒仍放膽講論神的道,而信徒的信心都很堅固,甚至在聖靈的充滿下,同心合意的凡物公用。


經文默想

  1. 初期教會信徒的信心是怎樣的?為甚麼他們能凡物公用?
  2. 今日我們如何能實踐這種生活呢?


  初期教會的信徒,信主是一心一意的。所謂一心一意的信,如要說明,最好是用行動來說明。信徒將自己的東西,都拿出來給大家公用,又變賣田產房屋,將價銀放在使徒腳前,由使徒按各人的需要,分給各人。這些行動,是基於一心一意的信而生的,是無數共產主義者夢寐以求而不可得的理想生活。
  一心一意的信心,是表示心裡除了主之外,再沒有第二樣東西的位置,一切都變得不重要,就連自己的產業也不關心。他們信主是信得那麼完全徹底,那麼毫無保留!
  這種一心一意的信心,在近代愈來愈稀有,我們在信主之餘,留下了多少心思意念來關顧自己的事?尤其是自己的產業,我們的心不是完全屬主的,可能有更多部分是被世上的田產房屋所攏絡。
  凡物公用,各取所需的日子,在教會歷史中雖然曇花一現,在今已不復見,但這種生活背後所顯明的信心,仍值得我們在自私的人群中繼續尋找。可能有一天,當我們不再執著自己的產業,我們便能再發現這種一心一意的信心。

我是否樂於把自己的東西拿出來與人分享?這行動需要怎樣的信心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