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-2-2022

  

經文

路十25-37

25有一個律法師起來試探耶穌,說:「夫子!我該做甚麼才可以承受永生?」26耶穌對他說:「律法上寫的是甚麼?你念的是怎樣呢?」27他回答說:「你要盡心、盡性、盡力、盡意愛主¾¾你的神;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。」28耶穌說:「你回答的是;你這樣行,就必得永生。」29那人要顯明自己有理,就對耶穌說:「誰是我的鄰舍呢?」30耶穌回答說:「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,落在強盜手中。他們剝去他的衣裳,把他打個半死,就丟下他走了。31偶然有一個祭司從這條路下來,看見他就從那邊過去了。32又有一個利未人來到這地方,看見他,也照樣從那邊過去了。33惟有一個撒馬利亞人行路來到那裡,看見他就動了慈心,34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傷處,包裹好了,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,帶到店裡去照應他。35第二天拿出二錢銀子來,交給店主,說:「你且照應他;此外所費用的,我回來必還你。36你想,這三個人哪一個是落在強盜手中的鄰舍呢?」37他說:「是憐憫他的。」耶穌說:「你去照樣行吧。」

背景
這段是律法師與耶穌談論得永生的說話,在此耶穌透過好撒馬利亞人的故事指出憐憫的真正意義。

經文淺釋

  1. 「律法師」(25節)—指那些精通猶太舊約律法的宗教領袖。
  2. 「愛鄰舍」(27節)—不單是言語上對人的關心,更包括具體的幫助。
  3. 「撒馬利亞人」(33節)—歷代以來,猶太人與撒馬利亞人不但是彼此敵對不和的,而且更不相往來。
  4. 「二錢銀子」(35節)—這數目相等於當時一般工人兩天的工資,也足夠支付在旅店個多月的食宿消費。

經文默想

  1. 祭司利未人和撒馬利亞人,他們分別對負傷者有何反應?
  2. 憐恤人時,要除去甚麼障礙和付甚麼代價?
  3. 祭司和利未人都給人敬虔的感覺,但他們的行為給我們甚麼反省?

「外來的試探並沒有能力,除非裡面有內應。」
陽光雜誌


  有憐憫的信徒,會看重人的生命過於一切的事務與情面。主耶穌指出憐憫人的人,能愛鄰舍如同愛自己,他曉得怎樣作需要者的鄰舍。
  試捫心自問,也許我們亦曾多次為所信的道,所參與教會的事工大發熱心,做了很多事務性的功夫,遷就了很多面子,但對落在困苦中的人,卻不能有切實的關懷與真愛!也許我們就如比喻中那祭司和利未人的心態一樣,當比對於教會裡習慣要執行的禮儀與事務時,人的需要反成了次要!又或像那律法師一樣,以不知誰是鄰舍為藉口,來掩飾自己冷漠無情的心態!
  信徒啊!我們現今所處的世界,就是人生的耶利哥路,在這路上盡躺著各類型的傷者,他們或在心靈、肉體、情感上受創傷,這些人也許就在教會、公司、家裡……,你看見他們嗎?


我能以關懷與真愛成為負傷者的鄰舍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