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-7-2022

  


經文

約二十一15-19
15他們吃完了早飯,耶穌對西門‧彼得說:「約翰(在馬太十六章十七節稱約拿)的兒子西門,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?」彼得說:「主啊,是的,你知道我愛你。」耶穌對他說:「你餵養我的小羊。」16耶穌第二次又對他說:「約翰的兒子西門,你愛我嗎?」彼得說:「主啊,是的,你知道我愛你。」耶穌說:「你牧養我的羊。」17第三次對他說:「約翰的兒子西門,你愛我嗎?」彼得因為耶穌第三次對他說「你愛我嗎」,就憂愁,對耶穌說:「主啊,你是無所不知的;你知道我愛你。」耶穌說:「你餵養我的羊。18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,你年少的時候,自己束上帶子,隨意往來;但年老的時候,你要伸出手來,別人要把你束上,帶你到不願意去的地方。」19(耶穌說這話是指著彼得要怎樣死,榮耀神。)說了這話,就對他說:「你跟從我吧!」

背景

耶穌復活後,在提比哩亞海邊三次查問彼得的愛,然後把使命託付給他。

經文默想
  1. 耶穌查問彼得三次與查問一次有何不同?這對彼得有何意義?
  2. 彼得三次的回答中,可看到他對主的愛如何?


  「你愛耶穌嗎?」可能你根本不用思考就回答:「主啊,我愛你!」你說這句話時,真的這樣認為嗎?大部份的基督徒卻會對自己有一個假設,就是認為自己是愛主的。
耶穌三次問彼得:「你愛我嗎?」就是讓彼得認真思考這個問題。耶穌不滿足於隨口而出的答案,他要求人是經過自主的心思,肯定自己的感情後才回答。這一刻彼得再不是衝動的回答:「主啊,我愛你,就算為你死也願意。」經過了三次不認主,看透自己的軟弱與失敗,經歷耶穌深深的接納與寬恕。他認識自己對主的深情,從內心而發的回答:「主啊!是的,你知道我愛你!」
  當你回答耶穌同樣的問題,請先通過你的心思意念,檢視自己的感情,再問自己:「我對耶穌真的有感情嗎?」、「在我的生命中,怎樣顯出我愛耶穌呢?」、「我有用心思考怎樣向他表達愛嗎?」可能經過這樣的思考,你會默言不語,默言在這一刻或許是最好的表達,從內心表達:「主啊!你最認識我的心……。」

我愛耶穌嗎?我真的愛他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