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-7-2022

  


經文

可二23-28
23耶穌當安息日從麥地經過。他門徒行路的時候,掐了麥穗。24法利賽人對耶穌說:「看哪,他們在安息日為甚麼做不可做的事呢?」25耶穌對他們說:「經上記著大衛和跟從他的人缺乏飢餓之時所做的事,你們沒有念過嗎?26他當亞比亞他作大祭司的時候,怎麼進了神的殿,吃了陳設餅,又給跟從他的人吃。這餅除了祭司以外,人都不可吃。」27又對他們說:「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,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。28所以,人子也是安息日的主。」

背景

法利賽人指責門徒在安息日搯了麥穗,是犯了不守安息日的罪,耶穌就指出一個比守安息日更重要的原則。


經文淺釋

「不可作的事」(24節)— 按猶太人傳統,安息日作了與收割有關的事都觸犯律法。把禾的穗與稈分開是屬於收割的事情,所以掐麥穗構成犯罪。


經文默想

  1. 法利賽人與耶穌對安息日的看法有何不同?
  2. 耶穌是以甚麼原則看門徒掐麥穗的事?


  耶穌來到世間、就是引領人從死守律法中回歸到真正的信仰上,他提出一個更重要的原則,就是生命比一切死的規條更重要,這是愛的原則。律法沒有愛,就可以成為殘酷的工具,壓制著人的生命,就如文士和法利賽人一樣,四處指責別人違背律法。
  學習死守條文上的律法,比學習愛是容易的。可是我們的神是愛,不是律法,因此我們必須學習愛。律法乃是一個指引,讓人認識標準,知道自己的不是。學習盡意的愛就是在這一切標準之上如何運用及實踐,讓人能體會到真愛。安息日的設立是幫助人愛神、敬畏神。耶穌並沒有否定它,但耶穌也指出安息日是為人而設的,因此當面對生命上的需要,就要以愛來實踐,而不是死守律法。
  今日我們同樣很容易犯上法利賽人的毛病:愛主的基督徒一定要守主日,參加聚會、事奉,實行十一奉獻……我們很少注意遵守這一切規條背後的生命質素,我們不單要求自己,也要求別人,增加了許多內疚的擔子。緊記:生命比死的規條更重要。

我是怎樣衡量一個好的基督徒呢?標準在那裡?